- 伍爱凤;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日本,也有很多关于送别的日本汉诗。日本汉诗不仅是日本文学的一种形式和组成部分,而且是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影响并繁衍到海外的最大一脉分支。它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重要纽带,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意象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方法,中日古代汉诗都非常重视意象的营造与表达,二者既有共同之处,亦各有其特点,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对于中日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S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晓峰;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错杂无伦次"是其语言特色,具体表现在遣词用句及标点使用等各层面。《狂人日记》"错杂无伦次"的语用特点不仅奠定了新白话整合多元要素的现代特性,而且贯穿其中的"近语原则"与小说内在的"对话性"精神呼应。
2008年S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凌;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作家,她的代表作《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海浪》都有着浓厚的死亡意识。本文从生死话题入手解读《达洛维太太》,力图证实生死之间的对话构成该小说的内核。
2008年S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帆;
在政治社会和政治权威的起源问题上,自然论与人为论预设了截然不同的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的逻辑起点是自由、自在、有着自我意志的个人所处的前政治状态。而这种个人概念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从古希腊的理性思维、原子论,到中世纪基督教对内在自由的培养,到司各特的唯意志论,原子式的个人最终在社会契约论中获得政治表达,为对政治权威施加限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2008年S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宏;
同一时期汉字面貌的差异必须结合其用途进行研究,北魏时期在不同用途上的楷书文字确实有着明显不同的风貌,本文主要从碑刻文字、墓志、造像题记、摩崖文字四种用途着手,结合楷书作品出现的具体地点、书写材料、书写空间、书写刊刻者具体的工作环境等等因素来考察字体风格出现差异的原因。
2008年S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乃祥;
霍夫斯蒂德的文化维度是研究跨文化管理最有用的工具之一。本文介绍了霍氏文化维度的来历、内容、意义,重点解释了5个文化维度的含义。同时提出了该文化维度的缺陷。
2008年S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 ] - 单凌云;
海明威的叙事风格简洁凝练、含蓄深厚,充分体现了他的"冰山"写作原则。在短篇小说《一条好汉》中,他利用外部聚焦,将人物的戏剧式的会话"展示"给读者,完成叙述情景的转移,加快叙述的节奏。本文通过对话段之间存在着不同关系的讨论,揭示衔接手段对实现上述关系及理解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以及连贯性的重要性。
2008年S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姜生;
本文从多维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外语学习者英语书面语篇特征的发展趋势。文章采用了中国大学生不同年级的议论文和说明文作为分析语料。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在总体上具有趋于书面化风格的发展态势,但是这种发展态势在中国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有着具体的特征。
2008年S1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康晋;
汉语负迁移是造成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汉语负迁移在英语词汇方面的表现,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2008年S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红;
自我国改革开放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翻译者在经贸领域的对外宣传工作中面临着如何将汉语的经贸新词语准确地译为英语、成功完成对外宣传任务的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即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实现"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的翻译原则以及经贸新词语的语言特色、语言的三个主要功能——传递信息、说服和表达等,探讨汉语经贸新词语和英语译文之间达到"功能对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且推荐了几种此类翻译的基本方法。
2008年S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阎彬;
口译译员面临着终身学习的任务。他们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高。道格拉斯·罗宾逊提出了翻译的社会性和穿梭于经验和习惯之间的学习模式。本文认为他的翻译思想正体现了职业译员的学习提高的过程,对口译研究有益,对译员本身也有益。
2008年S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文浩;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三类文本类型中,文学作品被归入表现类文本。而根据文本特征,直译被确认为是表现类文本的适用翻译方法。但是文学作品的个别性所产生的抗归类性也应给予充分考虑,以避免方法因单一化而失去适用意义。
2008年S1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宋佳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口译理论研究和实验产生兴趣。文章阐述了释意派理论在欧盟中英同传训练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高校教师亦可借鉴此方法教学,帮助学生译员把握传意原则,架起中外语言交流的真正桥梁。
2008年S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彬;
在口译人员走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之后,如何提高口译培训的质量成为众多口译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作者运用管理学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为理论框架,将口译培训过程分为计划、教学、考核和优化四个环节,并以实例和图示阐释各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全员参与的过程系统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客户导向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社会需求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尝试依据口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特点提出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管理的方法。
2008年S1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思田;
本文按笔者研究上的排序,将20世纪中国译家提出的"准确、通顺、易懂"标准界定为"信、达、雅"的第三种重构,对此重构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并在中西译学平面予其价值定位,以建设性视角开启其学术生命延续的空间。
2008年S1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云海;黄艳;李梅;
中外合作办学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理念、项目规划与管理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所颁发的学历学位认证等重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2008年S1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金兰;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国际全面接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加剧了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外语外贸人才。本文在对目前全国部分经贸外语专业学生培养情况以及社会对经贸外语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了经贸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国际化特色,并结合实际对创新经贸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2008年S1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健平;
最近10年来,欧洲地区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目前,正在欧洲重点实施的教育改革有"博洛尼亚进程"、"伊拉斯莫计划"和"里斯本战略"等教育改革措施。这些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向如何提高欧洲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欧洲的许多学者和研究者都认为,此次改革带给欧洲教育界的将是从未有过的流动性、灵活性和国际化。知识已经没有国界。因此,在当今激烈的国际人力资源竞争中,中国要走教育强国的道路。要保证拥有人才上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使改革的目标与具体措施有机地结合,进一步加大和加快改革的步伐。
2008年S1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和平;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和金融保险事业飞速发展,但是两者相结合的体育保险事业的发展依然缓慢,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保险事业的发展,促进体育和保险事业的双丰收,成为我国体育业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体育保险业的政策建议。
2008年S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瑾;
文章阐述了学院的特色和发展,远程教育技术实施;科学的系统设计、系统平台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现有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8年S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匡卫平;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高等学校,大学新闻网迅速崛起,已和校报、广播站共同构成校园重要的传媒平台,网络新闻采编工作也凸现出自身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本文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稿件编辑和新闻报道策划等四个方面的论述,谈了自己对网络编辑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希望通过交流共同促进网络编辑工作水平的提高。
2008年S1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宁;曹瑛;
文章以做好教材选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入点,集中讨论了教材选用工作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教材必须满足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先进性原则、超前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原则等。提出了做好教材选用工作的方法:要建立教材选用制度、优先选用优秀教材、教材要与课程相适应、鼓励选用外文原版教材、教材要体现文化特色等。
2008年S1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