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专稿

  • 治标更要治本: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有新思路

    李伟平;

    各种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当前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些紧缩性调控政策与经济过热之间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文从矛盾产生的根源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机理入手,指出了现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解决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并揭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2008年02期 No.12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国际贸易

  •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研究

    江维;兰宜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的改变,尤其是5年过渡期结束后,国内服务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对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主要考察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首先讨论了服务贸易环境的改变;其次实证研究了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在面对市场更加开放、竞争逐步激烈的环境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是否有一个根本转变。再次,分析了过渡期结束后我国服务业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发展展望;最后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08年02期 No.121 9-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农产品对东亚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

    马少晔;周力;应瑞瑶;

    本文对近10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亚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影响出口额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竞争效果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对东亚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不同时期竞争效果的作用不尽相同。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额快速增长,农产品竞争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出口额增长更加依赖于东亚进口需求的增长;出口额增长较慢的时期,竞争效果的推动作用表现突出;出口额减少的时期,增长效果是导致出口额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整体竞争效果却起到了抵消作用。此外,市场效果和商品效果对出口额增长贡献较小,纯二阶效果则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2008年02期 No.121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东亚信息技术产业的区内与区外贸易模式实证分析

    殷醒民;

    东亚IT产业发展的贸易模式有如下特点:第一,东亚IT产业的技术来源于美国。通过承接美国计算机企业的"外包"业务,东亚在IT硬件设备制造领域建立了完整的生产体系。第二,东亚与美国的IT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与电子部件,反映了美国企业将IT中间产品"外包"到东亚区域以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了全球IT产品的国际外包浪潮。第三,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不同于东亚—美国之间的贸易特征,日本、韩国和东盟通过向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及其电子零部件获得了巨额的贸易顺差,而我国则将进口的集成电路和电子零部件装配成电子产品出口到美国和世界各地。

    2008年02期 No.121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两国产品内贸易的利益分配:基本模型及其经验应用

    张路路;曾铮;唐宇;

    产品内分工框架下,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作用于国家间贸易利益的归属。文章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附加值概念,构建了关于两国贸易利益分配模型。模型结论表明当南方国家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扩展时,会触动北方国家在这些环节的既得利益,引发贸易摩擦。文章运用该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了现状分析,充分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2008年02期 No.121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试析我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王雪锋;龚新蜀;

    新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新疆应抓住机遇,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本文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指出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前景。

    2008年02期 No.121 35-3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金融科学

  • 信托收据和进口押汇风险及其防范

    郭双焦;

    进口押汇与信托收据产生于英美国家的商业习惯和银行信用证实务,主要解决信用证贸易融资问题,早已获得英美国家相关的立法与判例的支持。我国各商业银行在信用证业务中也相继借鉴开设了该项业务。但目前我国没有关于进口押汇与信托收据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完整的司法解释,最高法院也未公布过指导性的判例。随着银行信用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进口押汇与信托收据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日益凸现。文章从法律角度对进口押汇与信托收据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2008年02期 No.121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区位、贸易与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黄文平;

    人类的经济活动,无不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内发生和展开。一方面,企业对生产区位的选择和聚集,形成了经济的具体空间结构;另一方面,既定的空间结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对生产区位的选择。文章通过对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梳理,比较分析了三个主要的空间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聚集、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文章提出了空间经济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应该持有的态度。

    2008年02期 No.121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农户种植安全蔬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山东、河北两省菜农的调查

    赵建欣;张忠根;

    蔬菜的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国内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我国蔬菜的出口贸易,而农户的生产行为对蔬菜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户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进一步利用山东和河北两省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和分析农户种植安全蔬菜①生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的生产规模、生产模式、政府服务和农户态度对农户安全蔬菜的生产行为影响显著;同时,户主年龄对安全蔬菜的生产也有一定影响。

    2008年02期 No.121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川渝联手开拓南亚市场研究

    鲁钊阳;李名杰;

    川渝产业结构与南亚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川渝自身的区位优势明显,有必要联手拓展南亚国家市场。在此过程中,川渝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当前的物流市场,加快高层次外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做好其他相关的外贸配套工作,充分将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现实的竞争力。

    2008年02期 No.12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

  •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吴静芳;

    服务外包作为新世纪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态,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创造以跨国公司总部经济为特征的中国外包中心,把承接各种服务外包业务作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增长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当前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方向。

    2008年02期 No.121 62-6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深圳多功能自由贸易区的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

    张晓静;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并且出现了向多功能综合型转型等新的趋势。我国各类特殊经济功能区面临着向规范的自由贸易区转型的选择。在深圳建立多功能、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符合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新趋势,有利于促进深港经济融合。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做法,深圳自由贸易区要建成一个规范的自由贸易区,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制度设计。

    2008年02期 No.12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

  • 非关税措施量化公式评价

    朱钟棣;

    与直接可以用税率高低来度量其保护程度的关税不一样,非关税措施是一种隐蔽的难以直接度量其保护作用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本文评价了近年来国外普遍采用的非关税措施保护作用的量化方法,包括频度——类型测算法、价格对比测算法、支持率测算法的设计思路和运用状况,以便为不时发生的贸易争端和贸易谈判提供可以用来判断进口国非关税措施保护程度的分析工具。

    2008年02期 No.121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广交会:地位、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

    何元贵;

    通过对参加百届广交会的进口采购商、出口商和部分实习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文章归纳分析了广交会存在的意义,研究并指出了广交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可行的改革方向。

    2008年02期 No.121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师德现状研究

    史薇;杨洪义;张志群;

    本研究采用配额抽样的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的师德现状,分析了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008年02期 No.12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管理创新

    杨晓平;余兴发;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应加强管理创新,以质量为核心,引导高校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树立忧患意识与精品意识,调适研究主题的价值选择,创新研究方法,优化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提高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社会贡献力。

    2008年02期 No.12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性分析

    李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备受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仅影响一国利用外资的流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用外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商直接投资形式及进行技术转让的程度。文章在对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

    2008年02期 No.121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