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国际贸易

  • TPP协定的特征与新规则

    林桂军;任靓;

    美国主导的TPP被誉为"21世纪黄金规则",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成果,本文深入分析了TPP的特征及其新规则。TPP特征主要包括反映全球价值链的诉求、实现知识产权目标以及关税减让的不对称性等;其规则主要体现在八个"新",即采用负面清单开放模式,对外资实行全面国民待遇,电子商务和数字化交易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国有企业竞争规则,劳工权利和环境,争端解决机制和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等。最后,本文作者针对TPP规则,从优化劳工和环境标准、扩大开放和促进升级等方面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2016年04期 No.171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65 ]
  • 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种类、价格和数量的影响研究

    亢梅玲;马丹;李涛;

    本文利用CEPII BACI 1995~2010年中国对世界各国进口的HS6分位贸易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来估计出口目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的三元边际的影响。三元边际即中国出口的种类——出口的广延边际,以及出口的数量——出口的集约边际的影响,然后将出口的集约边际又分解为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由于中国出口存在很多零贸易值,同时采用Tobit模型处理了零贸易值以及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提高中国出口的产品种类,减少中国出口的产品数量,对价格指数的影响为负。

    2016年04期 No.171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95 ]
  •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背景下我国大米关税变动的福利效应分析

    苗珊珊;

    经济全球化迫切要求放开农产品关税限制,贸易限制对农产品出口量与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出口国相关主体福利的变动。本文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在对大米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及出口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基于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分析大米出口关税变动对不同主体福利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水平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但其福利效应在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关税水平的降低促进了消费者福利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者的巨大损失和汇率的损失。因此,政府根据最佳关税水平,对不同主体的福利变动进行调节与补贴,从而实现福利均衡,促进大米产业的稳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2016年04期 No.171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4 ]
  • 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江;陶磊;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走出去"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对促进产业间互动融合、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关系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依赖度更为明显。通过构建VAR模型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短期内不具备均衡关系,长期可能仍然处于失衡状态,但装备制造业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却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

    2016年04期 No.171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3 ]
  • 企业出口自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研究述评

    金秀燕;许培源;

    企业出口自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作为企业参与贸易的"因"和"果"是新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引发了两个争议:(1)作为贸易的"因",是"出口自选择"还是"自选择悖论"。国外的实证检验多支持前者,而国内学者采用不同的实证检验方法,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2)作为贸易的"果",是"出口学习效应"还是"学习效应悖论"。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方向并不明确,新贸易理论认为存在"出口技术溢出(学习)效应"。文献梳理发现:是否得出两个悖论与所关注的企业异质性内容及出口学习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直接关系,但两个悖论出现的根源具有内在一致性——加工贸易使然。在未来,继续延伸企业异质性内容、拓展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进一步细分行业或区分出口时长(阶段),以及服务企业出口行为的异质性将是主要研究方向。

    2016年04期 No.171 4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6 ]

国际投资

  • 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工程承包的区位因素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经验考察

    罗晓斐;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提,国际工程承包又将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投资热点。通过构建国际工程承包引力模型,利用1998~2013年沿"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选取国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加入了中国入世、城镇化指标、实际利率及研发人员规模等变量,对中国对沿带工程承包业务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贸易协定和城镇化规模及水平是影响中国对外承包商进入沿带国家市场的重要因素,根据实证结果,最终结合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区位的市场特点,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提供区位战略建议。

    2016年04期 No.171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2 ]

港澳台经济

  • 休闲旅游中心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以香港特区与澳门特区为例

    陈章喜;李霞;

    休闲旅游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世界休闲旅游中心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升休闲旅游中心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本文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世界休闲旅游中心的发展特点,在借鉴休闲旅游活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国际旅游业绩、休闲旅游资源、休闲旅游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支持政策五大综合指标在内的休闲旅游中心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并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确定评价模型中各因子的权重,基于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作为休闲旅游中心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有助于为提升其世界休闲旅游中心发展水平提供思路。

    2016年04期 No.171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0 ]

金融科学

  •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特征分析——基于商业银行同业负债的时间序列数据

    吴卫星;邵旭方;吴锟;

    本文利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研究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染特征。经过分析认为,相对于存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更能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同业拆借市场连接了各个商业银行,成为流动性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采用条件在险价值(Co Va R)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流动负债中的同业存放这一科目的相对指标,结果发现不同的银行具有不同的流动性风险传染特征,实际数据支持存在由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发起、通过系统重要性银行扩大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并提出相应监管手段与风险应对措施的建议。

    2016年04期 No.171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1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270 ]
  • 外汇衍生品对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冯帆;黄翌飘;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外汇衍生品对冲是公司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能否提高公司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外汇衍生品对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可以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正的价值效应。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应该发展和完善外汇衍生品市场,提高制造业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使用情况的信息披露加以规范。

    2016年04期 No.171 9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10 ]
  • 基于SVAR的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

    蒋先玲;赵一林;

    本文在"信贷可得性理论"基础上,建立包含6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检验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传导效果。结果显示:通过SLF构造利率走廊上限,能有效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提高信贷可得性,从而增加银行贷款;利率走廊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预期效应"传导效果明显,能显著刺激投资,但"托宾q效应""财富效应"表现不足,对消费刺激作用有限。因此,为了提高SLF的传导效果,建议扩大SLF交易对象,放宽借款期限和抵押品范围,并灵活搭配传统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如SLO、PSL,提高货币政策对"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及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效果,增强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

    2016年04期 No.171 10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3 ] |[阅读次数:80 ]

法学研究

  • 竞争中立还是竞争礼让——美国对华反补贴中的国有企业歧视性待遇研究

    赵海乐;

    从"政府提供货物"到国有企业补贴,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当中将补贴主体资格扩展至国有企业、对"事实上专向性"的承认与"外部基准"的广泛使用,对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形成了隐性贸易壁垒。此种做法表面上看与其一贯鼓吹的竞争中立理念一脉相承,但与欧盟竞争中立实践相比照可知,美式反补贴调查实际要求国企在竞争中进行礼让,放弃与私营企业的竞争。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竞争中立理念,但在国际贸易新规则谈判当中,仍有必要借"中立"的理念对抗他国的歧视。

    2016年04期 No.171 11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10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0 ]
  • ITC是否存在对中国的歧视——基于ITC委员在分歧案件中投票行为的研究

    陆建明;王阳;陈思;

    本文整理了ITC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终裁投票结果,从所有案件中遴选出委员投票存在分歧的案件。通过分析分歧案件中ITC委员的投票结果,并与其在所有案件中的投票结果相比较,本文剔除了技术性因素对分析ITC委员投票行为中政治倾向的影响,从而更加客观地评价了ITC是否存在对中国的歧视。本文发现,从整体裁决结果的层面上看,分歧案件中ITC对中国的肯定性裁决比例要远低于在所有案件中的肯定性裁决比例,且更加接近ITC在所有分歧案件中的整体肯定性裁决比例。从委员个人投票行为的层面上看,绝大多数委员都并未因案件涉及中国而改变其贸易政策立场,对中国存在"善意"和"敌意"的委员在力量对比上也是基本平衡的。故没有充分证据说明ITC对中国存在歧视。

    2016年04期 No.171 12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管理学

  • 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吴剑峰;乔璐;杨震宁;

    本文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探讨新兴市场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企业国际化水平、研发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对1349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与技术创新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研发管理对上述关系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只有在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管理时,国际化经营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研发管理能力的提高,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高科技企业如何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号召、提升全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6年04期 No.171 14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1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85 ]
  • 业绩预告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黄晓蓓;

    考察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分析师预测修正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预告的准确性与精确性越高、及时性越强,分析师进行预测修正的概率越大;进一步通过公司层面与分析师层面的配对研究发现,业绩预告后分析师预测误差得到了显著降低,表明我国分析师在进行预测修正时,会使用业绩预告提供的信息来降低预测误差。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我国管理层与分析师的信息互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2016年04期 No.171 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50 ]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正>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际商务》创刊于1987年,双月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CSSCI来源期刊(在73本经济类期刊中排名第29位),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贸易经济类(36本期刊)排名第四(影响因子0.824),是我国国际商务领域一流专业期刊之一。本刊以国际商务学科领域为基础,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跨国经营与国际投资为重

    2016年04期 No.17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关于启用网上投稿系统的公告

    <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刊物部网站新平台于2013年5月1日起即正式启用。作者向《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和《Journal of WTO and China》杂志投稿,请登录网站新平台,网址为:www.gjmywt.com或www.国际贸易问题.com,点击网站首页"作者投稿系统"或"网上办公",进入后选择您所需要的杂志进行投稿。

    2016年04期 No.171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入选CSSCI

    <正>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CSSCI(2012-2013)来源期刊目录中,我校《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成功入选经济类来源期刊。近几年,《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进步显著,期刊影响因子大幅度提升,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广泛好评。至此,我校《国际贸易问题》和《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两本学术期刊均入选CSSCI经济类来源期刊。

    2016年04期 No.171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欢迎订阅國際商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正>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际商务》创刊于198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商务学术领域专业期刊。其办刊方向和质量得到广大读者和权威评价中心的高度认可,成为CSSCI来源期刊,贸易经济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16年04期 No.171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