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国际贸易

  • 我国贸易失衡问题再分析——基于经济结构的视角

    余道先;王云;

    本文基于Melvin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一国经济结构对其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而整理我国1994年至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分析法等时间序列方法对我国经济结构、财政赤字、实际汇率及贸易收支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经济结构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其中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占比扩大可以改善我国贸易收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加会引起更大规模的贸易失衡;而人民币升值后反而会扩大我国贸易顺差,印证了我国货币升值与贸易顺差增长共存的现状,同时也说明美国等国迫使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本文政策意义在于:对我国贸易失衡问题的调整主要应依靠经济结构的优化,而非单一运用汇率手段。

    2016年01期 No.168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涂远芬;

    本文利用Novy(2013)模型测度了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并对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5~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行业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的贸易成本较高,且下降幅度较小。中国服务贸易成本比货物贸易成本高75.75%,且下降速度低于货物贸易成本。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成本偏高,但下降幅度较大。文化距离、自由贸易区和空间距离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

    2016年01期 No.168 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1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67 ]
  • 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基于88个国家1992~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赵秀娟;张捷;

    从理论上看,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总的影响不确定。本文利用88个国家1992~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造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进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均与碳生产率正相关,且高收入组比中等收入组更容易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提升碳生产率。这对于我国的启示在于要充分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对于提升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将资源、碳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出去,并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还要优化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通过提升碳生产率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平稳过渡。

    2016年01期 No.168 2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0 ]
  • 中间品进口结构对最终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李宏;刘珅;王悦;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贸易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间品进口结构如何影响最终品出口结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解中国中间品和最终品进出口数据,对中间品贸易、最终品贸易两者间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在引力方程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中间品进口、最终品出口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在中国中间品贸易模式中,中间品中半成品进口和零配件进口主要拉动最终资本品出口,中间品中初级产品进口主要带动最终消费品出口,中国从出口劳动密集型最终消费品向出口高技术含量最终资本品转移。这说明中国正逐步以高附加值产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以实现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016年01期 No.168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8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09 ]
  •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3年面板数据分析

    齐晓辉;刘亿;

    本文从贸易发展状况、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和GHM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其它四个国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四类农产品中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此外,平均市场规模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对外直接投资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2016年01期 No.168 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2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78 ]

国际投资

  • FDI是否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来自我国省际数据的考察

    余姗;张文彬;

    文章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效率的影响,认为FDI既对生态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环境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其影响的净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随后,文章构建由经济增长方程、环境技术进步方程和生态效率方程共同组成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2000~2012年我国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生态效率,还能够提高经济增长和环境技术进步间接提高生态效率,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并且各区域的影响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

    2016年01期 No.168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82 ]
  • 生产者服务业FDI对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沙文兵;汤磊;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和6类细分行业生产者服务业FDI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FDI。同时,由于行业间"技术门槛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生产者服务业FDI更有利于提升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2016年01期 No.168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1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96 ]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

    申俊喜;鞠颖;

    本文采用2007~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且技术水平越高的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越强;相比于传统电子制造业,对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更好。为此,本文作者提出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寻求技术、扶持产业内大型企业集团、注重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以及实施差别化OFDI战略的对策建议。

    2016年01期 No.168 79-8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11 ]

金融科学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基于2002~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辛兵海;邢文妍;陶江;

    本文使用2002年至2013年我国的150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是银行负债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零售负债占比增长率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对于中资银行而言,在华外资银行的负债结构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敏感性更强。本文结论对于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及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6年01期 No.168 8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73 ]
  • 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陶士贵;张斯宇;

    本文以2005年7月~2014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变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国际资本在短期流出,在中长期则流入。具体而言,在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利率,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国际资本流出;在中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国内利率仍然降低,但由于汇率预期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比国内利率的影响更强烈,因此国际资本总体上呈现为净流入。因此,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应考虑其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同时,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

    2016年01期 No.168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0 ]
  • 我国或有资本债券的设计机制研究:国际比较的视角

    郭桂霞;王雯倩;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或有资本债券的设计机制(触发机制、触发水平和转换比率等)对其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影响,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或有资本债券在设计机制上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典型特点,并提出在我国发行或有资本债券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索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触发机制、转换方式以及监管模式。

    2016年01期 No.168 109-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9 ]

开放型经济

  • “贸易便利化”的学术论争与中国的改革路径

    胡颖;

    "贸易便利化"的学术讨论已经成为国内经济贸易政策论证、国际经贸合作不可或缺的内容,贸易便利化的内容经常被写进国际、区域或双边国际贸易协议。本文对贸易便利化内涵、贸易便利化测度、贸易便利化的福利效应等方面的学术论争进行梳理,分析和探讨中国贸易便利化的改革进展和推进路径,并判断中国贸易便利化改革发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2016年01期 No.168 119-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11 ]
  • 金融发展对中国贸易失衡的影响分析

    刘钻石;张娟;

    本文利用外部金融依赖度、有形资产率两个行业特征指标对中国贸易失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在这27个行业中大部分是贸易顺差,这种顺差的变化趋势是向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和有形资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可知金融发展会引起中国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顺差和形成比较优势,但会引起有形资产率高的行业逆差。本文还利用国别贸易失衡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总体上会引起一国贸易逆差。

    2016年01期 No.168 128-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5 ]

管理学

  •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富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1~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李燕;李应博;

    本文利用2001~2014年间高端装备企业海外并购的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方法研究海外并购的长短期财富效应,并用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结果发现公告宣布前后的1个月间,虽然获得了平均为正的超额收益,但是并不显著;而公告日后的2年间,并购对股东权益和财务绩效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并购类型的作用最强;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企业规模短期平均效应均为负,长期平均效应均为正;所有制水平和股权集中度的作用较小,但长短期效果也略有不同。

    2016年01期 No.168 139-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84 ]
  •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及影响因素

    胡杰武;韩丽;

    基于我国2006~2012年114例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案例,运用市场绩效研究方法,对收购方的短期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购方股东获得了显著的财富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实质经营资产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以及收购的行业相关性对跨国并购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影响显著,但收购方的控股性质和目标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对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并没有造成显著差异。基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应大力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

    2016年01期 No.168 150-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2 ] |[阅读次数:105 ]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正>《国际商务》创刊于1987年,双月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CSSCI来源期刊(在73本经济类期刊中排名第29位),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贸易经济类(36本期刊)排名第四(影响因子0.824),是我国国际商务领域一流专业期刊之一。

    2016年01期 No.16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入选CSSCI

    <正>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CSSCI(2012-2013)来源期刊目录中,我校《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成功入选经济类来源期刊。近几年,《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进步显著,期刊影响因子大幅度提升,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广泛好评。至此,我校《国

    2016年01期 No.168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关于启用网上投稿系统的公告

    <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刊物部网站新平台于2013年5月1日起即正式启用。作者想《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和《Journal of WTO and China》杂志投稿,请登录网站新平台、网址为:www.gjmywt.con或www.国际贸易问题.com,点击网站首页"作者投稿系统"或

    2016年01期 No.168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