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管理学

  • “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峰会”会议综述

    郑宝银;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贸易国,并成为全球最令人瞩目的投资热土和重要的对外投资国,我国正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挺进。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第一年,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2011年又欣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周年,为此,《国际贸易问题》、《国

    2011年03期 No.140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组织价值与医疗机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王东;王稳;孙纽云;

    医疗机构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组织,与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价值的变化来检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同,其风险管理效果难以直接评估。基于组织价值的视角来分析医疗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借鉴COSO—ERM框架来构建医疗风险管理的体系,则为医疗机构风险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更为主流的分析思路。

    2011年03期 No.140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跨文化团队中信任问题的质性实证研究

    于景涛;

    文章以中德团队为例研究了跨文化团队内聚力发展中的要素之一——信任,探索了信任的特性、功能等及其与沟通、交互性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并揭示了中德员工信任理念的异同之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三个假设,然后,文章采用质性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访谈了数十位中德员工,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其中32个访谈进行了研究。文章描述了该分析结果对前期假设的验证,并总结出一些其他发现。

    2011年03期 No.140 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张丽艳;

    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社会对内部审计的高要求迫切需要内部审计整体质量的提高,而目前内部审计质量还远未达到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速度。文章从审计环境和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的项目管理、内部审计的质量监管机制等方面,探索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2011年03期 No.140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远程教育“三维”学习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张凤茹;

    任何学习活动都会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是保证教学及学习活动发生的基础和关键,尤其是对教与学处于准分离状态的现代远程教育而言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本文对"三维"学习环境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学习环境设计原则及呈现特征,并对学习环境创设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

    2011年03期 No.140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国际贸易

  • 多边贸易体制视角下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分析

    彭水军;张文城;

    本文从多边贸易体制的视角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首先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气候变化的内在相互作用关系,接着重点分析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之间的潜在冲突。结果显示:WTO规则对与多边气候协议有关的减排措施存在着诸多潜在的约束,但对于不同的减排措施,约束力不同。本文还讨论了WTO与多边气候协议进一步协调的可能方向和思路,认为这种协调有助于促进二者实现良性互动与双赢。最后,结合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2011年03期 No.140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我国经济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转型的一个证据

    祝建;

    通过建立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影响因素的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交通运输业固定投资、人民币汇率、世界经济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对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并以金融危机以来的数据作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由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最大,且世界经济的复苏将显著提高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交通运输业固定投资在经过一个滞后期后,也会对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不可忽略,且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将提高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而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则与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确定关系,这或表明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正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转型。

    2011年03期 No.140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的环境代价内部化:“两难”及其化解

    罗堃;

    基于我国要素比价扭曲的现实,对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的环境代价及相关比较利益扭曲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能源机会成本与环境容量资源成本两个层次构建估算体系。研究表明,我国在此类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发生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和比较利益扭曲。环境代价内部化是矫正扭曲的根本途径,但由于我国此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定价权,且出口额对出口价格的弹性大多为负,此举将导致矫正扭曲与获取贸易利得的"两难"。权衡结果表明,环境代价内部化虽可实现比较利益的净增长,但这一宏观最优抉择会在微观层面遭遇阻滞,故其路径选择应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实施此类措施的内生激励,方可化解"两难",从而经济且可持续地矫正扭曲。

    2011年03期 No.140 2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

    王家玮;伊藤敏子;

    对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各种碳排放权市场机制的特点,并创造性地将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讨了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路径。现阶段我国尚未完全具备建立强制性减排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但是鉴于未来碳排放权市场的重要性,我国应该把发展碳排放权市场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可以采取如下发展路径:第一步,培育和壮大我国自愿抵消市场;第二步,借鉴美国经验发展类似CCX的会员制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同时借鉴印度经验适当发展CDM单边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CDM二级市场;第三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出强制性减排交易市场。

    2011年03期 No.140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基于Falvey模型的H-O第三定理及其政策意义研究

    袁辉;宁凯;

    利用Falvey模型推出H-O第三定理及其丰富的政策意义,即劳动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出口国际竞争力低的商品,资本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出口国际竞争力高的商品。提高工资率或者降低资本租金率可以扩大该国或该地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区域,但不会逆转国际竞争力现状。只有提高工资率和降低资本租金率的政策同时实施,才能够逆转该国或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辽宁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基本上支持了H-O第三定理及其政策意义。

    2011年03期 No.140 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稀土的国际定价地位研究

    廖泽芳;刘可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储备国,占全球稀土出口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定价权的缺失,我国稀土出口对国际价格影响微弱,总量上的"大国"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贸易利得,呈现出"福利恶化型增长"。总量看,稀土国际进出口市场均存在明显的寡头垄断性,但进口方微观市场影响力的强大使国际稀土处于买方市场状态。因此,我国应注重稀土的长远发展和行业集中度,增强企业实力,从微观层面上掌控稀土国际定价的主导权。

    2011年03期 No.140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1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金融科学

  • 我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产业关联度的地区比较

    刘水杏;

    本文借助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度特征。结果显示,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我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度均位居其它产业的前列,说明在国民经济内部,这两个产业的产业关联关系过于密切,从而可能对当地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以北京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尤为典型,应当引起警示。

    2011年03期 No.14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及中国的实证

    曹伟;周俊仰;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重要假设前提之一是本国与外国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分割,劳动力可在两部门间自由套利,故长期来看两部门工资趋于相等。这一假设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非常不符,由于存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平衡、行业保护、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劳动力市场也因此存在分割。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修正了经典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一个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两部门工资未必均等,通过统计学两样本均值的检验,验证了新的假定,本文在新的假设下重新构建了模型,结果表明,本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比)与相对工资(即工资比)都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实际汇率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比成正相关,与工资比成负相关,且随着两部门工资差距的缩小,本币实际汇率将升值。最后,实证部分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2011年03期 No.140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

  • 技术差距与外资的溢出效应: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

    刘军;邵军;

    技术差距是影响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191个地级以上城市相关数据及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沿循技术差距的分析思路,文章针对在华外资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外资对于促进地区生产率提升的作用逐渐变小,而当技术差距缩小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外资进入则主要表现为竞争效应,对于地区生产率增长反而会起到负向作用。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由于地区生产率异质性的存在,引资行为须适应地区特征。

    2011年03期 No.140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刘畅;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挑战。1999-2009年间,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对第二产业的投资,使得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对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严重挑战。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新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03期 No.140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峰会成功举行

    <正>为庆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周年,《国际贸易问题》杂志社、《国际商务》杂志社于2011年4月15-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走向贸易强国之路"学术峰会。来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青岛大学、

    2011年03期 No.140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