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炯炯;
本文首先明确了产品多样化的概念和测度方法,然后基于Funke&Ruhwedel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亚洲9个国家和地区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多样化与贸易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品种类对出口贸易存在明显的正效应,尤其是异质性较强的工业制成品在两种方法下的促进作用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从而本文认为促进出口应转变追求增加出口产品数量的传统观念,而通过创新活动着力扩张出口产品种类将是在抑制贸易条件恶化的同时实现出口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2009年04期 No.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64 ] - 李芳芳;冷传慧;
在WTO农业规则下,各国的农业补贴政策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但在农业协议规定的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大利益集团在农业补贴的操作上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对农业规则下农业补贴焦点问题的国际比较,并结合我国农业补贴的实际情况,来探讨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进空间,以充分利用农业规则下的农业补贴政策并完善我国农业补贴体系。
2009年04期 No.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6 ] - 刘艺卓;
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总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影响我国乳品进口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乳品进口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缺乏竞争力引起的,世界乳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对我国乳品的进口产生了正面影响,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乳品进口的作用由正向转为负向,而商品构成的变化对我国乳品的进口始终产生负面影响。
2009年04期 No. 36-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1 ] - 周丽;展之爱;
结合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泰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发现在1996-2006年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发挥区位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和实施产品差异化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与泰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2009年04期 No.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