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刚;余燕春;
本文从能源价格的角度出发,在定义能源约束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动态计量模型,并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分析了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看,能源约束通过直接的价格冲击和间接的生产要素部门转移,带动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从长期看,能源约束对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方向具有不确定。
2009年03期 No.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65 ] - 董桂才;
本文以各贸易伙伴国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为被解释变量,构建了贸易引力模型,结果显示:进口国人均GDP、人口、人均水资源量、距离等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重要原因。回归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对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份额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如果把这些潜力都挖掘出来,使之达到理论的出口份额,则我国农产品出口过于集中于日、韩、美等市场的贸易格局将得到很大的改观,因此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2009年03期 No. 16-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80 ] - 曹容宁;顾忠盈;
贸易大国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整具有福利效应、收入效应和需求弹性效应。本文以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政策调整为例,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的准垄断效应和需求弯曲效应,拓展了对国际贸易中效应问题的认识。
2009年03期 No.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马骥;秦富;
利用HS分类数据,对1992-2007年我国鲜桃及桃加工品的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程度、Bruehl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和Thom&McDowel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指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桃产品贸易中的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而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垂直型产业贸易。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桃产品出口战略的政策建议。
2009年03期 No. 25-2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2 ] - 郑辉;张捷;
鉴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有关服务贸易收益的研究不可能完全局限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服务贸易收益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研究思路将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传统理论框架内的研究、基于服务差异性和规模经济的研究、基于分工视角的研究,并分别对其理论贡献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述评。
2009年03期 No.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