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数字经济

  • 数字化转型驱动下企业数字并购决策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

    张新民;韩紫轩;杨道广;

    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并购决策的影响及其在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实施数字并购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在平台企业中表现得更弱,反映了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路径和并购动机上的根本差异。细分维度检验分析发现,数字化战略与商业模式、数字技术与平台建设两个维度对数字并购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生态协同与场景应用维度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情境,为理解数字时代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2025年03期 No.224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9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数字服务监管差异影响了中国制造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吗

    于欢;姚莉;何欢浪;

    数字时代的经济利益诉求和治理观念差异,导致数字服务监管规制在国家间存在分歧。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与73个贸易伙伴双边数据,研究数字服务监管差异对中国制造业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数字服务监管差异对制造业高技术产品出口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并且对中国出口到发达地区、创新水平较高地区、制度质量较好地区和最终品出口产生的抑制效应较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监管差异主要通过增加贸易成本和降低人力资本水平两种渠道抑制制造业高技术产品出口。本文研究对中国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服务贸易规则、加强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数字服务监管合作和助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

    2025年03期 No.224 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外国在华专利与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基于技术垄断和技术外溢的双重视角

    杨珍增;郎倩文;陈影;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和知识生产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国在华专利影响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创新的技术垄断和技术外溢效应。研究发现:外国在华专利渗透率提高对中国数字经济企业的创新概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技术垄断效应;外国在华专利数量提升对中国数字经济企业专利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这两种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更强,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研究能够为中国制度型开放和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24 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永胜;崔日明;王艳苹;

    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试验区)作为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创新试验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9年257个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综合指数,并使用DID模型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能够通过服务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带动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介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周围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帕累托改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显著带动了150千米~350千米范围内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存在批次、区域和战略定位异质性。本文研究对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及其制度创新具有理论与经验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No.224 5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外贸新业态改革如何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

    张萌;李涵;徐保昌;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外贸新业态改革下的重要举措和发展引擎,为创业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利用2013—202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使得城市创业活跃度提高约60.4%。机制检验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带来的数字水平提高、市场规模扩大和创新能力提升是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城镇化率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促进效应更明显。拓展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对于邻近地区的创业活跃度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本文研究为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深化外贸新业态改革以及发挥其“促创业”的政策红利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No.224 7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跨境电子商务

  • 跨境电子商务与制造企业出口韧性——兼论“数实”融合稳出口的现实路径

    康茂楠;马然;刘娟;

    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作为新的贸易业态与模式,已成为外贸稳增长、强韧性的新动能。本文基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识别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跨境电商对制造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平台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企业出口韧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跨境电商主要通过削减贸易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减缓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拓展分析发现,跨境电商平台有助于企业出口恢复,并对中西部地区、大规模企业、多产品企业、持续存在企业及差异化产品出口企业的韧性提升作用更强。本文研究为探索跨境电商与制造企业的良性互促及“数实”融合实现中国出口“稳中显韧”的路径选择提供有益支撑。

    2025年03期 No.224 9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0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和机制——基于要素流动视角

    王青松;马筝;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对提升经济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至关重要。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为样本,在测算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韧性的基础上,以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实施效果而言,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对中部地区不显著;就影响机制而言,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能够通过促进资本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提升经济韧性,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占比大于资本流动的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利用先行先试创新的试验区模式提升中国经济韧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5年03期 No.224 11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跨国经营

  • CEO特征对跨国并购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连锁影响——从风险承担到财务风险

    魏彦杰;钟娟;邢孝兵;

    加强企业国际化中的风险管理,对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CEO特征对并购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水平变化。研究发现,CEO海外工作经历或其持股利益以及二者组合而成的“经验―利益”特征均能有效降低中国并购方企业的风险承担,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具有“经验―利益”特征的CEO通过运用降低财务杠杆和提升总资产周转率的组合策略,抑制了并购方企业的风险承担;CEO特征对并购方企业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在不同融资约束水平、股权制衡度、东道国制度环境以及双边政治关系下都存在异质性;CEO特征通过抑制并购方企业的风险承担,还能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本文研究结论从管理者角度为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3期 No.224 136-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